《道士下山》是由陳凱歌執(zhí)導,王寶強、郭富城、張震、范偉、林志玲等聯(lián)袂主演。不諳世事的小道士,因為鬧糧荒離開道觀下了山,一腳踏入了光怪陸離的萬丈紅塵之中,他以一顆赤子之心面對一切,才發(fā)現(xiàn)這個世界與他的想象有多么不同,他終于明白了臨下山前師傅說過的一句話:“不擇手段非豪杰,不改初衷真英雄”劇情是一部影視作品的靈魂,缺乏好劇情的片子拍再漂亮也是無靈魂美人,劇情出色的片子哪怕低成本小制作,依舊荊釵布衣,不掩國色。《道士下山》的劇情并不復雜:民國年間,不諳世事的小道士遵師命下山,來到紅塵中經(jīng)歷幾番變幻,最后回山里成了道。電影努力在情懷和故事間尋找平衡點,既要把故事講明白,又要表達出故事背后的真意。
剛下山的小道士懵懂不知世情,如一張白紙,第一次“作惡”,搶了一只荷葉雞。這種“惡”并非有意,而是饑餓本能。這時候的小道士做事發(fā)自本心,沒有俗世道德善惡觀,很容易被引導教育。萬幸,被搶荷葉雞的范偉是好人,原諒了他,還將他帶回家作為徒弟收留,傳他醫(yī)術,給了小道士最初的安身立命資本。在范偉家里,小道士接觸到了人世第一重,也是最終極的誘惑:情。他與范偉建立了師徒(家人)情,這是情美好的一面,同時也接觸到情丑惡的一面:他發(fā)現(xiàn)師娘林志玲與范偉兄弟吳建豪偷情的舉動。為保護師父的心,小道士沒有揭穿,卻也縱容兩人進一步作惡,范偉被兄弟毒殺,小道士失去了下山后的第一個師父,第一個家。
入紅塵,收獲情又失去了情。這是命運給小道士的第一個考驗和感悟。范偉這段故事,是流傳許久,非常典型,也非?!爸袊厣钡?,脫胎于人盡皆知的潘金蓮與武大郎:辛勤卻丑陋的丈夫全心全意愛妻子,為她提供安逸的生活。妻子享受生活同時卻不甘寂寞,勾搭外表英俊的“真男兒”滿足對愛情的幻想,哪怕對方不學無術,十分敗家(吳建豪扮演的角色如西門慶,是個浪蕩浮華的紈绔)。最后西門慶暗害武大郎(范偉明顯比林志玲矮),霸占其家業(yè),扮演武松的自然是小道士。小道士為給師父報仇,怒殺奸夫淫婦,這是他第一次主動“作惡”,接收了紅塵情愛對他白紙心靈的感染。
這段故事里范偉的演技十分出色,行云流水,舉重若輕。范偉長得絕對不好看,甚至丑陋猥瑣,常扮演丑角反角,把他和林志玲配一起,簡直是鮮花插在牛糞上。但到他死時,我已被他敦厚圓融,寬容慈善的人格魅力折服(看他大力林志玲都不反感)。相比之下,吳建豪演技弱些,有夸張不合拍的地方,林志玲的演技更弱,且因為和范偉的對手戲多,露怯。即使演技并不捉急的王寶強,在范偉面前也僅僅是及格而已。范偉的表演光芒四射,壓住了全場。
殺人后,小道士十分惶恐,到廟中懺悔,七日之后終于開悟,也就是掙脫“惡”和“情”對他的捕獲,從此之后不再沉溺其中,哪怕后來他又喜歡上生不出孩子的王女士,喜歡到“一輩子就喜歡她一個”的地步,也僅僅是意淫,沒有踏出那一步,更沒有因此耽誤“道”。道之真意,太上忘情。首先要經(jīng)歷情,超脫情,然后才談得上“道”,沒有經(jīng)歷,不知情,那所謂的超脫不過故作姿態(tài)。這是十分有中國傳統(tǒng)特色的觀念,幾乎所有仙俠傳奇里,主角都要先“歷情劫”,通過情劫塑造心性之后才能成道,這是修行中至關重要的一關。因此,范偉收留小道士這段劇情絕不是多余的,它塑造了小道士對塵世的最初印象,讓他得到情又失去情。范偉是小道士下山后的第一個“師父”,讓他歷了情劫,教會他紅塵情愛。此時,短命的趙先生出現(xiàn),小道士終于接觸到電影真正的故事,也就是“道”的載體:國術武學。
趙某這個角色承上啟下,打開劇情背后的真意,通過他,小道士認識了反派彭家人,認識了郭富城扮演的第二個師父,張震扮演的第三個師父,這些人一步步推動著小道士,每一個“師父”都讓他領悟到山下(入世)和山上(出世)的道理,并最終助他入山成道(武學大成)。劇情到這里之后,導演的“私貨”就夾帶得太多了,幾乎不能單純就劇情說劇情,否則就只是打打殺殺,很普通很常見的武者恩怨。因此劇情部分暫時說到這里,之后的真正故事,我們得放到后面情懷格調(diào)的部分來剖析。
|